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子案(1/2)
看着樊采颐的模样,苏道山不禁心虚地移开了目光。
从谢寻白和樊采颐的对话中,他隐约猜到,自己提供的这个消息,怕是无意中给这位师姐带来了什么麻烦。
「万昌城……而且还需要读书人……」
苏道山心里想着,忽然想起最初见到樊采颐的时候,听她提及,似乎自己得到的那个文道道种就是为了某个她筹谋已久的秘境计划而准备的。
「难道当初她说的就是万昌城?」
气氛一时有些沉默。谢寻白和孟樵夫对视一眼,都有些头疼。
他们是最清楚万昌城那个秘境和樊采颐的关系的,也是最清楚这件事,对这个身世离奇,自幼经历无数坎坷的少女来说意味着什么。但事到如今……
两人眼神交换间,已然做出了决定。
谢寻白对樊采颐道:“采颐,这次外出清剿流民你就不参加了。道山刚刚入门,如今局势又乱,你干脆还是留在翼山城。万一有什么事儿也好有个照应。”
“我……”樊采颐猝不及防,睁大了眼睛,“留在翼山城?”
她一时怀疑自己听错了。但念头只一转,她已然明白了过来……寒谷掌握着万昌城的情报,和军方沟通之后,也是必然要参与到万昌城那边的。五师叔让自己留在翼山城,便是要彻底将自己排除在外,以免到时候出什么岔子……
樊采颐一张俏脸涨得通红,气急道:“不,我要去。”
“师门决定,不容违背。”谢寻白板着脸道。
樊采颐气愤地把目光投向孟樵夫:“四师叔……”
孟樵夫用一种困惑的眼神看了谢寻白一眼,旋即才仿佛明白过来什么,叹了口气,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仰头看天,装作什么也没听到。
这一幕,只看得苏道山差点笑出来。
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刚认识的这位四师叔,外表粗豪,实则最是狡猾,最喜欢装好人。
之前自己和云景门的马文瑞交手,他就把包守义送过来给自己当磨刀石,锤炼武技,还弄得对方大为感激。如今明明是他和谢寻白交换眼色做的决定,却是一副有心无力的样子,锅甩得飞起。
谢寻白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把目光投向苏道山:“这些日子,你樊师姐就住你家了。正好也方便指点一下你的武道。”
说着,谢寻白又拿出两个功法玉牌,递给苏道山,“这两门功法也是寒谷绝学。一门名叫冰甲功,一门名叫风雪截脉手。”
“冰甲功是一门防御功法,修炼到极致,可大幅提升身体的防御力,肌肉皮肤坚硬如铁,刀枪难入。而风雪截脉手则是一门近战小巧技法。可以截断对方气血,控制对手。这两门功法,本待是你入门之后再传你。可如今你既然已经将之前的四门功法修炼到了精通以上,那便有资格修习了。”
一旁的孟樵夫也仿佛恢复了听力,点点头,笑道:“艺多不压身。学得快就多学几门。遇见难缠的对手,也多些防身的手段。”
“是。”苏道山恭恭敬敬地接过,心下一时不知道是喜悦还是烦恼。喜悦是手里又多两门寒谷绝学,而且听起来,跟自己之前的四门功法有极强的互补性。烦恼却是没想到这两位师叔一转手就把樊师姐这个烫手山芋交到了自己手里。
「住在我家,这便是有让我帮忙看着她的意思。可让她指点我武道,那我还有好日子过么?」苏道山心下打定主意,回去就好吃好喝把这位姑奶奶给伺候好,然后敬而远之。千万不能给她迁怒的机会。
苏道山想着,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另外,弟子还有一事禀告。虽是私事,但因关系家族至亲安危,因此……”
“什么事?”谢寻白道,“但说无妨。”
“弟子得到消息,听闻京都缉事局派出了一个名叫孙政的人来夏州,如今已经到了北郡左近,联系了一些魔道宗门,似乎要对我家不利……”苏道山道。
“缉事局?”谢寻白和孟樵夫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头。
谢寻白冷冷道:“他们倒是锲而不舍。”
苏道山在一旁察言观色,敏锐地发现谢寻白和孟樵夫虽然皱起眉头,但神情之间似乎并不以为然,看起来既没怎么放在心上,也一点也不意外。
想着,苏道山摆出一副恭敬求教的模样,问道:“不知道一个小小的苏家究竟是得罪了京中哪尊大神,以至于需要动用缉事局……”
苏道山早知道苏家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如果米家,周家这样的家族知道的话,那以寒谷的地位和谢寻白的身份,想知道也不会太困难。就算以前不知道,在自己成为寒谷亲传之后,也是必然会有所了解的。
果然,在听到苏道山的问题之后,倒是谢寻白的神情显得有些意外:“你不知道?”
“弟子一向不通世故……虽自幼长在苏家,但家中事务一向都是大人处置,弟子少有涉及,”苏道山讪讪地一拱手道,“还请师叔解惑。”
不通世故……谢寻白和孟樵夫对视一眼,都神情古怪。
这小子表面木讷,实则粘上毛比猴都精,他要是不通世故,那这天底下怕是没几个懂世故的了……他们当然不知道苏道山实则已经是另外一个灵魂,只当是这小子从小伪装,刻意不去打听的结果。
“这倒不是什么秘密……”谢寻白说着,却是扭头看了樊采颐一眼。苏道山顺着谢寻白的目光看过去,却正好看见樊采颐冷着脸扭开头去。
「看五师叔和樊师姐的神情……难道这件事,跟樊师姐还有什么关系?」苏道山心下骤然闪过一个念头。
谢寻白叹了口气,对苏道山道:“十五年前的太子案,你可知道?”
“大略听过一点,未知细节。”苏道山恭敬地道。
谢寻白口中的太子案,在熙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案发生于十五年前,内容也很简单,据说当时先帝病危,本是太子继位。却不料先帝在去世前一晚,忽然下诏废黜太子,着令圈禁,继而将皇位传于皇三子,也就如今的皇帝。
年号永泰。
所谓字越少,事儿越大。此案一出,一夜之间天翻地覆,而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大陆格局。
只不过,事情虽是人尽皆知,但具体细节毕竟是顶层机密,普通人很难知道内情。而对于苏道山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原身性格木讷,只好读书,不问世事,因此对于这场巨变也只是有所耳闻而已。
之前在揣测苏家麻烦的时候,苏道山就通过种种蛛丝马迹,猜测与此怕是有些牵连。因为当初祖父苏景彦,就是在此案爆发,新皇继位之后不久辞官归乡的。而今听谢寻白提及,果不其然。
只见谢寻白沉吟了一下,开口道:“说起此案,当年先帝四子之中,皇长子和皇三子皆为嫡出。也是仅有的两个有资格承继大宝的人选。皇长子秦惟昇文武双全,宽厚仁和,三十年前就被立为太子,深得文武百官拥戴,在军中威望也是极高。尤其是四大野战军团的烈火军随其南征北战,对其忠心耿耿,称之为亲军也不为过……”
苏道山听着,心念微动。夏州是烈火军的防区之一,翼山城常年驻扎烈火军的一个营,他是从小看大的,却不知道烈火军和前太子还有这么一层关系。
“……自古以来,立嫡立长乃是正统。加之秦惟昇本身出身于四大超级宗门之一的云隐宗,天赋超卓,人品贵重,早早就被各大宗门看好,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大位之争并没有什么悬念。”
谢寻白说着,叹了口气,接着道。
“不过没想到,十五年前九月十九,先帝大行前一夜,却是陡然间天翻地覆,乾坤倒转。皇长子秦惟昇被废,倒是一向不被人看好的皇三子秦惟轩得登大位……”
“为什么?”苏道山不解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