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叔侄互撕,典韦误伤郭奉孝(1/2)
第二天早上,刚刚跟张魅娘在一起做完早操,便有亲兵在屋外禀报:“将军,门外有一儒者,说要拜访将军。”
“可知姓名?”
“颍川荀谌。”
“荀谌?”
王通微微一愣。
这个荀谌是袁绍手下谋士中的元老之一,在沮授和田丰没有投效袁绍之前,可以算得上是袁绍的首席谋士。曾经为袁绍做说客,三问韩馥,便诱使韩馥将冀州让给了袁绍。
心中暗想,这人口才了得,今日袁绍派他来拜访自己,恐怕是来劝降的。
对于投靠袁绍,王通一点兴趣都没有。
觉得也没什么好谈的。
本来是不想见的。
但是,荀谌是荀攸的堂叔,看在荀攸的面子上,好歹也得尽点地主之宜,这也是待客之道。
想到这里,便推开身上的张魅娘,对屋外的亲兵道:“先在前厅给他奉茶,稍后带去会客室即可。”
亲兵应了一声诺,便走去安排了。
……
没多久,王通就吃过早餐来到“会客室”,并且,又将荀攸、蔡邕等人也找了过来陪客,才让人去将荀谌带来。
来的共有两人。
走在前面的是荀谌,此人长得温文尔雅,气势从容,一看就是饱学之士。
另一人是荀谌的书吏。
双方见面之后,王通便对荀谌拱了拱手道:“友若天下名士,又是袁绍首席幕僚,不知今日光临雁门,有何见教?”
荀谌对王通恭恭敬敬地还了一礼。
朗声说道:
“我家主公家世渊源,非比寻常;雄才伟略,无人可及。挥师讨董,被天下诸侯推为盟主。又得众望所归,韩馥谦让冀州。
此后,天下贤才悉归,武将如云,谋士如雨。与公孙瓒争雄河北,屡战屡胜,迫使公孙瓒龟缩范阳不敢南下。出师青州,已将田楷围于临淄,青州不日可下。
遣其子入并州,不费一战,传檄即定!
此天下之大势也。今将军逆天下大势而行,荀某窃为将军担忧。”
这口才,果然不错。
王通心中冷笑,故意说道:“那么,友若觉得,吾当如何?”
荀谌见王通这样问他,自以为王通已经心动。
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但是,却并没有直接回答王通的问题。而是话锋一转,反问王通道:“将军自料,论宽仁容众,为天下豪杰所附,登高一呼,从者如云,孰与袁公?”
王通:“诚不如也。”
荀谌:“论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钱财万倾,世家鼎力相肋,又孰与袁氏?”
王通:“实不如也。”
荀谌:“论祖上广布恩德,百年以来,惠及天下仕人百姓,又孰与袁公?”
王通:“亦不如也。”
“三不如”之后,王通假装惶恐不安之态,以衣袖抚额,给人一种擦汗的样子。
荀谌见状,心中更喜。
自以为火候已到,又接着说道:“袁公已实据冀、青、并三州,灭公孙瓒取幽州亦在朝夕之间。
拥兵三十余万,兵精粮足,何人能当其兵锋?如今,袁公已令颜良率十万之众,不日可至并州。
今将军虽有小胜,安能与袁公十万大军抗衡。以吾观之,将军与袁公相比,实如萤虫之比皓月也!
不若顺势投效,让三郡与袁公。既得让贤之高名,自身又安如泰山,岂不两全其美?愿勿犹疑!”
这个劝导王通的方式,与当初劝韩馥是一种套路。
甚至某些语句都是复制粘贴,照搬不误。
可惜,王通不是韩馥。
听了荀谌的这番“高论”,不仅没有惶恐地交出印授,反而仰头大笑。堂上蔡邕、荀攸、贾诩等人见状,也尽皆大笑。
荀谌不明所以,问道:“将军何故大笑?”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何故大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