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科举起家,改造大明 > 第102章 会试(求订阅)

第102章 会试(求订阅)(2/2)

目录
好书推荐: 娘胎开始逆袭,出世即无敌免费阅读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选择躺平免费阅读 水浒:从白虎堂开始逆袭免费阅读 宇智波一族的太阳免费阅读 重生年代: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免费阅读 我在西游开当铺,仙佛来求免费阅读 港综:斗战洪兴之我见我征服免费阅读 港综世界:我系大枭雄免费阅读 异法长生:我终将修成诡仙免费阅读 文字游戏:吾乃人间太岁神免费阅读

怪不得最近恩师和张爷爷等人不让自己去找他们,原来是这原因。

年前初抵北京城,杨为先在探访北京贡院后,心中便已暗自揣测考场号舍的环境或许不尽如人意。

原本尚存一丝幻想,以为或有不同,但亲临其境后,却发现实际情况确实平平无奇。

考棚大多由木板、苇席等简陋材料仓促搭建而成,四周则以荆棘丛作为屏障。

这与之前府试、院试考场在设施上并无显著差异。

若将之与江南贡院的精致与考究相较,其间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

分的号舍一般,距离厕所很远。

杨为先摇了摇头,不在意的直接走到号舍坐下。

还好几人都带齐了东西,要不然可能就要在这里冻死。

此时距离考试还有几个时辰,杨为先索性把位置收拾下,然后取出一床厚毛毯盖着躺下,美美的睡了起来。

多年来一直锻炼,睡眠质量还是很好的,倒头就睡着了,还好没有打呼噜,不然就要被人投诉。

子时一到,随着翰林院侍读曾棨的一声令下,鼓声隆隆响起,标志着永乐十六年会试正式拉开帷幕。

杨为先迷迷糊糊醒来,收拾了下号舍,拿到差役下发的草稿、试卷、三根蜡烛等物品,便开始抄下巡逻衙役举着的考题。

考题类型和数量,跟之前乡试没有区别,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一共七篇文章。

四道经义题也是要从“五经”加起来的二十道题中,选四道。

乡试都没人能做完两经以上,更别说会试了,大家都是保守,各自选主修的一经。

杨为先深呼了一口气,认真的研读第一道四书题。

“其所厚者薄,未之有也!”

这第一道题就出自《大学》,还是个截搭题,看来曾大人挺会选的。

说道这个截答题,简单地说,就是从四书里,选两个句子,截掉一句或几个词,然后搭在一起成为题目。

这样出题,也是因为四书的内容有限,按照常规出题方式,容易猜题与抄袭,所以就出了这类截搭题。

到了这科举考试倒数第二关,要动真格。

常言所说,这会试第一场对比乡试难上加难。

杨为先细细回顾了先前与恩师共同探讨并梳理的《大学》一书中的注解,对于这第一道题目的理解渐渐清晰起来:

“上至国家之君,下及黎民百姓……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一边研磨着墨汁,一边沉思冥想,时间悄然流逝了一刻钟之久,直至心中有了定见,方才提笔作答:

“夫修身立本,乃人道之基,天地之大义也......”

经过这六年的刻苦学习,以及前世九年的义务教育积淀,杨为先撰写八股文已游刃有余,缺少的只是如何进一步字斟句酌,以撰写出更加出色的文章。

来到北京城一个多月的时间,先后与恩师、张爷爷、金幼孜等朝中重臣,以及刘江等青年才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时,所作的文章,笔触潇洒自如,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落笔之际仿佛有神助,尽显才华横溢。

一边轻蘸墨汁,一边挥洒自如地书写,洋洋洒洒之间,仅一个多时辰,便完成了一篇两百多字的四书八股文。

随后,杨为先轻轻揉了揉手腕,思考着第二题,稍作休息后,再次提笔。

大脑迅速运转,笔下生风,龙蛇飞舞,一篇接一篇的佳作跃然纸上。

直至大约正午时分,才缓缓停笔,细心研读并检查起自己所写的三篇八股文来。

满意地审视着三篇精心撰写的四书八股文,小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次考试排名确定不了,但是肯定稳过的!

目录
新书推荐: 救驾之饼免费阅读 合鸣免费阅读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免费阅读 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免费阅读 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免费阅读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免费阅读 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免费阅读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免费阅读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免费阅读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