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入京(求订阅)(2/2)
杨为先确认完考试场地,便离开去找之后在北京住的地方。
现在的北京城和应天不一样,而是百业待兴。
还未正式迁都过来,可没有那么多给进京赶考的学子居住的会馆,顶多就一些发达省份会有人集资建。
杨为先也懒得去找啥会馆,直接就在北京贡院附近找了个可靠牙人介绍房子。
寻到牙人后,说明要的房子要求。
随后便步入北京贡院所在的明时坊逛了起来,连续看了三五家房子,就确定了下来。
由于大明朝尚未迁都至北京,建国未满百年,顺天府地区人口尚显稀疏,北京城内居民户数更不足八万。
因此,此时的北京城房价极为便宜。
即便是邻近皇城核心地段的宅邸,如十王府,也就是后世的王府井大街,一座三进四合院也仅需三五百两白银。
相较日后动辄数千乃至上万两的天价,实在是太便宜。
杨为先本来看中了一座甜水井胡同的三进四合院,可牙人一番话,打消他的念头。
不是当官的,住不起。
没办法,只好回到明时坊,在总铺胡同的西边,找了一座大型二进四合院,面积得有差不多一亩地。
最主要是,房费加上契税才花费了两百六十两,杨为先高兴的,直接给了牙人三十两的中介费。
可把牙人高兴的,临走前还一直说着:
“杨老爷,大气,今科状元定是你了!”
杨为先笑了笑没说话,中状元可不一定好。
明朝两百多年来考中的状元,当首辅的也没有多少人。
能考中二甲,当上庶吉士就心满意足咯。
杨为先看着眼前这座六七百方的宅子,心中太自豪了,自己终于在这北京有房了,以后就不是北漂啦。
眼前这座二进宅子,不仅前后庭院开阔,而且布局巧妙,假山嶙峋、鱼池碧波荡漾、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最主要是全院房间则有大大小小二十多间,住上三五十人绝对没有问题。
话说回来,杨为先买这么大的宅子,也不是嫌钱多。
主要是为了之后,等刘筱婉三女进门要住,到时一家子没个大房子怎么行。
再说,要是考上二甲,选入庶吉士,这不就在北京城安家了。
而且,这样一座二进四合院,现在花不到三百两买下,那是大赚。
这等几年后迁都到北京城,然后发展起来,没有五百两就买不下来,也算是提前投资。
要是留给子孙后代,传到后世那个时候,没几个小目标都别想拿下。
杨为先欣赏完四合院的风景,便也加入杨猛等人收拾工作中。
毕竟不能看着人家辛苦工作,自己偷闲。
而且杨为先也从来没有把杨东三人当成家丁佣人,而是当成自己未来的左膀右臂,好兄弟。
王福爷孙仨,就不一样,目前还是仆人,未来则说不准。
收拾着面前自己未来住的房间,杨为先偷偷笑了起来。
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刚好她们仨一人一间,剩下的养几个丫环,这生活美滋滋,要是能把三间打通,就更好了。
四合院,作为国内传统合院式建筑,还是非常讲究建造的。
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
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这样形成一个一进四合院。
二进四合院是在一进四合院的基础上改进形成的,布局如同一个“日”字。
由一进院扩展为二进院时,通常是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障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重,障墙合拢处设二门以供出入,即垂花门。
二进四合院与一进相比,其优点就是有足够的私密空间,可以和家丁佣人等分开,在后院内能够享受到安逸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