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旅途多了三人(求订阅)(2/2)
但刚好狗蛋爹去修河道时死了,然后没过两年狗蛋娘吃不饱加上天气冷就病死了。
一开始,王福带着两个儿子种着家里一二十亩良田,可谁知赶上靖难之役,小儿子被拉去当壮丁死了。
狗蛋他爹之后修黄河、运河也死了,剩下王福一人种地也忙不过来。
随后几年又连续干旱发大水,为了吃饱就一点一点的卖地。
本来剩下几亩地的,但又加上狗蛋娘生病要卖药,最后家里的地也都卖了。
家里的地没了,王福看自己一把年纪了,也养不活两个孙儿,便准备去县城把狗蛋和丫头卖进大户人家。
可这年景,谁家都不好,都是卖儿孙的,最后也没有卖出去。
本来仨人可能要饿死了,刚好杨为先来县城施粥救了他们。
王福看杨为先人好,便准备把狗蛋兄妹卖给杨为先的,但没来的及,杨为先就离开了。
本来以为,之后就见不到的杨为先,可没想到杨为先一连七日在周边县施粥,大家都知道了杨为先这位少年大善人。
随后,王福带着狗蛋兄妹也跟着杨为先,吃上了几回粥。
也发现杨为先是个好人,便一路跟随着,要把狗蛋兄妹卖给他,还没有来的及卖,就倒下了,刚好就让杨为先救了。
-----------------
十一月十八,众人重新回到曹县,进城后直接去了衙门办理了爷孙仨卖身契,以后就是杨为先的仆人了。
办手续过程很顺畅,毕竟杨为先有着举人身份,曹县知县同样的身份,这些知县以下的官员也没人愿意得罪个少年举人。
再说人家还要进京赶考,谁没事愿意得罪个未来进士啊。
就是王福知道杨为先是举人身份,吓了一跳。
本来以为只是个富家公子啥的,可这变成了少年举人,差点被吓死,毕竟这举人放在这永乐时期可是能当知县的。
刚走出县衙,王福就拉着狗蛋跪下,磕头道:
“杨老爷,俺没眼力见,没认出你这身份,你就别跟俺计较。以后俺和狗蛋就好好伺候你。”
“老王,进了我家,没有那么多规矩。
以后记住,不要乱说话,要忠诚,不要吃里扒外......
我也不给你们改名,我以后就称呼你老王,帮忙看门。
狗蛋以后就叫王忠,跟着东哥,他们会安排。
丫头就还叫丫头吧,以后跟在我身边就行。”
“老爷,俺都听你安排。狗蛋,不,小忠赶紧给老爷磕头。”王福激动的说道。
“还有,进我家后,不要随便磕头,弯腰谢礼就行。
不要叫我老爷,叫我少爷就好,我可不老。”杨为先想了下,继续说道。
“好勒,好嘞,老爷,不不,是少爷。俺都听你的。”王福连忙回道。
杨为先看没啥要说的,连忙挥手道:“那就上车吧,赶路吧,还要进京呢。”
随着杨为先说完,众人也跟着回到各自的位置,便启程继续赶往北京。
耽误了几日功夫,现在要加快速度,不然到时大雪封路,就麻烦了。
现在这天空下的雪都已经不小了,黄河都快冻上一半了,目前赶路也走不快,半个时辰走个十几里地吧。
随着,杨为先话音落下,众人迅速回位,重新启程,目标直指京城。
鉴于已耽搁数日,杨为先决定加速前行,以免遭遇大雪封路之困。
此刻,天空中雪花纷飞,预示着冬日的严寒,黄河都冻上一大半了,行路愈发艰难。
现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也都只能缓缓前行,半个时辰仅能行进十几里。
一骑一马车出了曹县,便一路向北,先赶回郓城县过黄河。
然后进入东昌府聊城县,顺着京杭大运河一直向北。
选这条路,主要还是沿途县城经济比较好,治安也稍微好点,不容易遭毛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