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北上京城(求首订)(2/2)
“对,对。我们也听到了。”
“找是能找,你们这回跟我进京赶考,那你们学业怎么办,明年还有县试和府试呢。”杨为先担心的问道。
“兴哥儿,我和云弟不适合读书,没有考中秀才的命,这学业不在乎啦。
倒是猛弟有些可惜,但想着跟着你,又不会把我们饿死。
再说了,还等你给我们找媳妇呢!”杨东手牵着马,时不时回头大声解释道。
“是勒,我和东哥一样。”杨云跟着说道。
“兴哥儿,我没事。虽说现在过了县试,但也不一定能考中秀才,而且我对读书也兴趣不大。”
杨猛看了眼马车里的杨为先,说出心声。
“哎,行吧,你们能想开就行。”杨为先叹了口气道。
“再说了,兴哥儿你让我们跟你习武肯定有啥安排,我们就好好跟着你混了。”杨东大声爽朗的说道。
“是勒,是勒,我们相信兴哥儿。”马车旁的二人附和道。
望着身边三位对自己满怀信心的兄弟,杨为先胸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大声地说道:
“放心吧,你们也有一天会站在高处的。”
-----------------
古代的交通条件很差,不像现代各城市之间四通八达的道路。
而且出行的方式比较少,只有步行、骑驴和马,然后就是马车和坐船等。
如今天气进入冬季,整个淮河以北都是冷飕飕的,下起了小雪。
京杭大运河大部分都是被冻上的,坐船去北京肯定是不行的,剩下比较快的就是坐马车和骑驴马。
此外,能乘马车出远门的都不是一般人,普通老百姓肯定就担负不起草料费,更别提租买马车了。
还好这几年杨为先改善了家里生活条件,开了店铺,加上考中举人。
如今在整个太和县城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要不是户籍还是民,还真能评一评县首富。
十一月初五,四人一匹马和一辆马车从四团村出发,一路前行。
先北上过亳县,然后进入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一路上为了安全起见,都是沿着官道走,白天赶路,晚上碰到乡镇还是县城就找地方休息。
一开始,刚进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还没遇到啥事,可越往北走越不对劲了,时不时就有人在旁边偷偷的关注四人。
后面突然就跑出一些小毛贼出来拦路打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胆子大。
这是没有看到前面骑着高头大马,腰上挂着刀的杨东嘛!
归德府这个地界上,都碰上三股小毛贼,都是七八人的样子,中间拦路吆喝着要给钱。
都不用杨为先说啥,杨东直接举起大刀列阵冲锋起来,直接就把一众毛贼吓跑了。
边跑还不忘嘴里骂骂咧咧的,说着什么一群小伙子不讲武德,扮猪吃老虎,好好的出远门,还搞个骑兵的阵势。
杨为先等人笑了笑也没在乎,谁叫这帮人没有眼力见,要是不跑,还真要砍死几人。
反正杨为先举人身份,又是进京赶考,这帮不知死活之人拦路就是找死。
话说回来,杨为先这帮人还真是扮猪吃老虎,四人这几年习武锻炼,整个大明将士没几个身体素质能和他们比的。
光杨东三人,负重五十斤跑个二三十里地,一点都不费劲。
拿起六十斤弓射起,百米内那也能十中六七,八十斤弓也能勉强开,十中二三。
要是穿上盔甲,挥起大刀那也是杠杠的,差的只是武艺,对上一般将士没啥压力。
就差真刀真枪的干一仗,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士。
其实,杨为先和三人能把身体素质练的这么好,也是花了大代价的。
自从立族之后,农珍坊开业大火后,杨东三人每日的伙食都是大鱼大肉。
杨为先特意交代家里安排的,族里一帮孩子都羡慕死了。
这也没办法,谁让跟杨为先关系好呢,而且又是被杨为先当成左膀右臂来培养的。
但是对应的花费也很大,专门建造的习武场,还有一些刀枪棍剑、弓箭,特意选的上等马匹,就差加上盔甲等军事装备。
古人常说穷文富武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