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科举起家,改造大明 > 第87章 送地(求首订)

第87章 送地(求首订)(2/2)

目录
好书推荐: 娘胎开始逆袭,出世即无敌免费阅读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选择躺平免费阅读 水浒:从白虎堂开始逆袭免费阅读 宇智波一族的太阳免费阅读 重生年代: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免费阅读 我在西游开当铺,仙佛来求免费阅读 港综:斗战洪兴之我见我征服免费阅读 港综世界:我系大枭雄免费阅读 异法长生:我终将修成诡仙免费阅读 文字游戏:吾乃人间太岁神免费阅读

而且关于这旗杆石,杨为先前世也听说过,短视频有些大佬也都有介绍过这东西。

代表着科举制度创立以来,至明清时代的标志和产物。

在当时那个封建时代,遇到乡试和会试放榜后,如果哪个宗族村落有子弟中试及第,都会在自家宗祠前竖立旗杆。

毕竟这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尤其是那些人丁兴旺、财力雄厚、英才辈出的大村落或贵族大富户。

特别是那些“豪门巨户”,豪横点的会把旗杆做得又高又大。

自家现在就竖立普通点,等以后自己要是封侯拜相,那必须要大大的。

至少方圆百里、千里都有人知道,逢年过节都来烧香叩拜。

众人品着杨为先亲手斟上的茶,谈笑风生间,似乎不约而同地轻轻一转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另一些事情上。

“杨大哥,你看兴哥儿现在都中了乡试,这以后是举人老爷了,家里要是没啥地,这出去不是有点丢脸嘛?我们几人合计着把地都放在你家名下。”

张里长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真挚之情,诚恳地说道。

“是啊,是啊,我们几个都合计好了,这是地契。”几位村老纷纷从兜里掏出地契,表露真心。

好嘛!

我就说你们几位老头子来我家,肯定不止这立碑这点事,原来是想了这档事。

杨为先并未顾及老爷子即将开口,毫不犹豫地抢先一步,挥手打断:

“不行,这事不行,张里长这事我家不会同意的。”

“为何?”张里长瞬间一脸难受的问道。

“没有为何,就是不行。”杨为先一脸坚决道。

“兴哥儿,你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是啊,就收下吧!”

“这几年要不是你家帮衬,我们都要饿死了。”

“就收下我们的地吧,你要不是不收下,这以后我们还怎么活啊!”

众位村老闻言,瞬间情绪涌动,纷纷哭天喊地地恳求起来。

那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心中积压了多年的苦楚在这一刻倾泻而出。

更有甚者,几欲跪倒在杨为先面前,以表其恳切之心。

“这,这,兴儿,要不咱家就收下吧!”

老爷子望着众人那声泪俱下的恳求之态,心中五味杂陈,眉头紧锁,一脸为难之色,转而向杨为先投去询问的目光。

“是啊,兴哥儿,你就听杨大哥的,收下我们的地吧。

收下我们的地,以后我们每家还能多养几口人。

我们会记着你的恩德,以后每年都去你们祠堂上香......”

张里长也一边哭着,一边恳求道。

面对众人此番送地之举,杨为先内心早有预料,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有人说过这些事。

他深知这背后的含义——举人身份所赋予的免税特权,足以让全族全村之人争相投献土地,甘愿成为佃户,以求庇护。

一夜之间,名下增添数百乃至上千亩地产,对其而言,已非罕见之事。

此情此景,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一现实写照的生动体现,让杨为先在苦笑之余,也不禁感慨万千。

为何古代个个王朝都会有农民起义,还不都是被这赋税、徭役给害的。

再加上一些高官大户欺凌百姓,兼并他们的土地,才让这些穷苦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只能造反。

也就现在大明才建国五六十年,土地还比较多,要是过了百年,农民起义也是频繁发生。

大明朝看似明文规定田税很低,民田一亩也就收个三五升左右,大概五到八斤。

但因地而异更会有所不一样,最后收多少谁也说不准!

加上有些地区,又要年年给朝廷养马,提供马匹,那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啊!

而且这些年连番北征蒙古,底下这帮官员为了讨好永乐大帝,个个从中想办法提高收入,给朝廷交上一笔军费。

四团村这些年,要不是有杨为先帮忙提高田地产量,家里生意的材料也从村民手里收购,不然那日子过的,难以言喻!

看似把地投献给自家,百利而无一害,可这实在是下不去手啊!

“诸位,容我想想。”

目录
新书推荐: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免费阅读 大唐:天后假死,我掀棺称帝免费阅读 大明伪君子免费阅读 烛影迷局免费阅读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免费阅读 天命储君扫天下免费阅读 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免费阅读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免费阅读 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免费阅读 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