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献丹(1/2)
十日后,沈府众人终于回到了帝都,他们一直在讨论这趟旅途的所见所闻。
有人说起路过的山川壮丽,有人赞叹异地的风土人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而府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庆幸小月在旅途中平安产下一对龙凤胎。
那两个小生命的诞生,就像给沈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下人忙着准备各种滋补的膳食,嬷嬷们精心照料着两位小主子,整个府邸都弥漫着欢喜的气氛。
唯独没有人再提起过沈崇礼。仿佛对这个世界的人来说,他从未存在过一般。
小月抱着孩子,静静地坐在房中的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
给她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却照不进她心底那片悄然留下的空白。
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温柔地看着怀中的孩子。
眼神里满是母爱的光辉,可偶尔还是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怔忡。
服用过“忘情丹”之后,小月便忘掉了所有关于沈崇礼的困扰与痛苦。
曾经那些让她肝肠寸断的离别之痛,此刻都如同过眼云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儿女的日常中,眼神里满是为人母的慈爱与温柔。
看着两个孩子粉雕玉琢的小脸,她的嘴角总是不自觉地上扬。
跟孩子在一起,每一个琐碎的细节在她眼中都充满了乐趣与意义。
府里的下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小月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更加开朗。
她时常抱着孩子在花园里散步,画面温馨而美好。
看到盛开的花朵,她会轻轻摘下一朵,放在鼻尖轻嗅。
感受着大自然的芬芳,同时轻声哼着温柔的小曲给孩子们听。
她也开始帮助公爹打理府中的事务,条理清晰,决断果敢。
对待下人依旧和蔼可亲,却又不失威严。
沈府在她的操持下,愈发井井有条,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曾经笼罩在她心头的阴霾,也随着“忘情丹”的药效而渐渐散去。
沈父看着坚强的儿媳,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复杂。
欣慰的是小月能走出阴霾,带着孩子们好好生活。
可偶尔,他还是会在无人处,暗自想起那个已经“离世”半年的儿子,默默叹息。
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他又觉得,生活或许就是这样。
无论经历怎样的波折,总还是要继续向前。
身边的丫鬟婆子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不敢在主子面前提及任何关于沈崇礼的话题。
沈父偶尔会在庭院中独自徘徊,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他看着府中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两个小孙孙的降临,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喜悦。
但半年前儿子的离去,始终是他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只是为了不让儿媳触景伤情,他将这份悲伤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在这看似欢乐祥和的沈府里,沈崇礼的缺席就像一道无形的伤痕。
虽被众人刻意掩盖,但在每个不经意的瞬间,仍会隐隐作痛。
提醒着人们半年前那段痛失少主的过往。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眼看小月与云鹤道长约好同回天界的时间就要来临。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微风轻拂,仿佛连阳光都带着几分温柔。
小月拾掇一番,身着素雅却不失端庄的服饰,前往皇宫求见皇帝。
皇宫内,处处彰显着威严与庄重。小月在侍卫的引领下,穿过一道道宫门。
她安静地伫立在门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情绪,听着李公公轻声通报。
永熙帝在御书房内接见了她,御书房中,笔墨纸砚摆放整齐。
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皇帝坐在书桌后,目光温和地看着小月,神色中带着几分疑惑。
“你说,你想带走三个孩子?这是为何,留他们在这里岂不是更好?”
他微微皱眉,语气中满是不解。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玩笑之话。
皇宫乃天下最尊贵之地,能给予孩子们最好的成长环境。
“更何况,朕听闻你产下了一对龙凤胎。
带他们回去,想必也是照顾不过来的。你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永熙帝继续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他深知小月非寻常女子,此举定有深意。
小月微微欠身,仪态优雅,声音轻柔却坚定地说道:
“皇上,实不相瞒,我即将远行,此去路途遥远,不知归期。
孩子们若留在这皇宫之中,虽有陛下庇佑,生活无忧,但我身为母亲,实在放心不下。
我希望能将他们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抚养,如此,方能安心。”
小月说罢,眼中满是恳切之色,静静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永熙帝摆了摆手,神色透着几分忧虑,“如此更不妥,远行免不了舟车劳顿。
这缺吃少喝的,孩子们自幼便娇生惯养的,怎么受得了?”
他目光审视着小月,试图从她的神情中找出真正缘由。
“以朕对你的了解,你并不是如此冲动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做出这样的决定?”
小月默默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瓷瓶,上面写着孕子丹,她双手恭恭敬敬呈上。
这一系列动作沉稳有序,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皇上,这是三粒孕子丹,只要你将丹药赐给喜欢的妃嫔,那名妃嫔就会怀上龙子。
臣妇只是害怕皇上有了龙子,就会……冷落了臣妇的孩子。”
小月低着头,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进永熙帝耳中。
永熙帝朝李公公使了一个眼色,李公公立马心领神会,脚步轻快地将丹药接过来。
而后将瓷瓶轻轻放在龙案上,还不忘微微躬身退下。
永熙帝看着桌上的小瓷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疑虑。
“这丹药果真如此神奇吗?后宫如今已有六位公主,皇子的确是少了一些。”
他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审视的目光牢牢盯着面前的女子。
“此药是臣妇偶然得到的,的确有奇效,且对身体没有任何坏处。”
小月赶紧解释,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
她深知,自己的这番话与这丹药,将决定着能否带走孩子们。
“好!好!太好了!”永熙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开怀笑容。
皇子对于皇室传承意义重大,如今听闻有此神奇丹药,怎能不让他欣喜。
他抬起头,看向小月,眼神已柔和了许多。
“看在你献药有功的份上,朕答应你,你可将孩子们带走。”
他并不担心这个女人会欺骗自己,毕竟这么大一个尚书府在那呢。
沈府在帝都根基深厚,小月身为沈府的当家主母,做出这样的承诺,想必不会妄言。
而且,若这孕子丹真有如此神效,那对皇室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谢主隆恩!”小月心中一喜,赶忙跪地谢恩。
她明白,永熙帝能答应她的请求,实属不易,这份恩情她铭记于心。
“小李子,你带沈夫人去见孩子,帮着收拾收拾,今日就让她带孩子们回去吧。”
永熙帝大手一挥,吩咐道。他此刻龙颜大悦。
想着不久后宫中便可能有皇子诞生,语气也不自觉地轻快起来。
他的心里已经开始在考虑,这三粒孕子丹该赐给哪一位妃嫔。
“奴才遵旨!”李公公恭敬地应道,脸上堆满了灿烂的笑容。
他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小月跟上。
“谢皇上!”小月再次谢恩后,缓缓起身。
她将一个金色的腰牌放回龙案上,那是之前皇帝赐予她自由出入皇宫的凭证。
如今事情已成,她也不再需要此物。转身,她莲步轻移,跟着李公公离开了御书房。
对此,永熙帝未置一语,看着小月离去的背影,心中毫无波澜,以后她的确不必再自由出入皇宫。
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但只要这三粒孕子丹能发挥效用,一切便也值得。
李公公带着小月在宫中七拐八绕,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孩子们居住的宫殿。
三个孩子看到小月,欢快地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她。
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小脸,小月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
她知道,从此刻起,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会迎难而上。
大儿子冲过来抱住小月的腿,仰着那张肉嘟嘟的小脸,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期待。
“你身上的味道好熟悉,像娘亲,你是我们的娘亲吗?”
他的声音稚嫩清脆,如同清晨鸟儿的啼鸣,在这略显空旷的宫殿里回荡。
小月心中一暖,眼眶微微湿润,她缓缓蹲下身子。
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丝从脸颊滑落,眼神中满是无尽的温柔。
“是,娘今日是来带你们回家的,你们愿意跟娘走吗?”
她的声音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湖面,生怕惊扰了孩子们。
三个孩子眼睛瞬间亮得如同闪烁的星辰,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
“愿意!愿意!”那清脆的童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世间最动人的乐章。
他们兴奋地跳了起来,小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小女儿更是直接扑进小月的怀里,紧紧搂着她的脖子。
生怕她下一秒就消失不见,嘴里还嘟囔着:
“娘亲,我们好想你呀,天天都盼着你能来接我们。”
二儿子则在一旁用力点头,小拳头握得紧紧的。
“娘,我们早就想回家啦,在宫里虽然有好多好吃好玩的,可是这里没有娘。”
小月紧紧搂着孩子们,听着他们直率的话语,心中满是感动与心酸。
她在孩子们的额头上轻轻落下一吻,说道:“好,我们这就回家。”
随后在李公公和一众宫人的协助下,收拾好孩子们的衣物和一些日常用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