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西北捷报惊朝堂(1/2)
嘉佑六年十一月五日,凛冽寒风如刀,刮得大周皇城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大周朝会文德大殿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如铅。
嘉佑帝高坐在蟠龙金椅之上,目光深邃,望着殿下那两拨不速之客——西夏使者刘六安和辽国使者萧图玉。
刘六安身着绣着西夏图腾的锦袍,鹰目扫视四周,满脸倨傲。
萧图玉身披辽国皮裘,身形魁梧,嘴角挂着一抹轻蔑的笑意。
二人对视一眼,皆是胸有成竹,仿佛已将大周玩弄于股掌之间。
“宣西夏使者刘六安、辽国使者萧图玉进见!”
随着内侍尖锐的嗓音响起,二人昂首阔步踏入殿中,只是随意拱手,行了个敷衍的礼,那姿态毫无对大周皇帝的恭敬。
嘉佑帝眉头微皱,沉声道:“两国使者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刘六安抢先一步出列,阴阳怪气道:“陛下,我西夏与大周向来交好。
可那秦凤路文官徐子建。断我大夏商路,辱我使者,大王不得以起兵。
如今泾原路堡寨被破,秦州被围,战火纷飞,生灵涂炭。
我主慈悲,不忍百姓受苦,特让我来与大周商议和谈之事。”
一旁的萧图玉紧接着大笑起来,笑声在大殿中回荡,刺耳无比:“我辽国也听闻大周战事吃紧,为表诚意,特来与陛下谈一谈往后的相处之道。”
嘉佑帝心中恼怒,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抬手道:“既如此,便由枢密使富弼、副相申时行与你们细细商谈。”
富弼和申时行领命出列,领着两国使者到偏殿。
刚一落座,刘六安便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卷文书。
“啪”地一声拍在桌上,嚣张道:“这是我西夏的求和条件,你们且看看。”
富弼拿起文书,目光扫过,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上面写着:增加岁赐总额,每年赠西夏银100万两、绢20万匹、茶10万斤;
节日特赐,冬至、元旦另赐银5万两、绢4万匹、茶2万斤;
重开保安军、镇戎军、延州三处榷场,关闭秦州榷场;
交出秦风路安抚副使徐子建;
允许青盐入大周,每年交易马匹由5000改为3000;
大周承认河湟地区乃是西夏势力范围。
“这条件,也太过苛刻了些!”富弼怒拍桌子,眼中满是愤慨。
刘六安却一脸无所谓,冷笑道:“苛刻?如今秦州危在旦夕,大周自顾不暇,若想平息战火,这点条件算得了什么?”
这边厢还未谈妥,萧图玉也抛出了辽国的条件:
增加岁币数额银30万两、绢20万匹,茶叶20万斤,作为榷场贸易辽国的税收差额补偿;
禁止大周的登州水军进入渤海湾;
大周割让关南十县,包括雄州、霸州、安肃军等战略要地。
申时行看着这些条件,只觉心头一阵发堵,声音颤抖道:“割地之事,万万不可!这关南十县乃是大周的根基所在!”
萧图玉嗤笑一声,双臂抱胸,傲慢道:“不割地?那便等着二十万辽国铁骑踏破你们的河北边境!”
富弼强压怒火,沉声道:“你大辽国号称与我大周是兄弟之邦,如今我大周有难,竟然趁火打劫!
莫不是以为我大周朝百万大军,是软弱可欺的不成?
割地求和之事,我等做不了主,需与陛下商量后再做定夺。
至于其他条件,也容我们再斟酌斟酌。”
如今情况未明,富弼也只能先使用拖字诀!
刘六安和萧图玉对视一眼,皆大笑起来,那笑声中满是嘲讽与得意。
刘六安道:“富大人,如今大周军事吃紧,我劝你们还是识相些,早点答应,免得生灵涂炭。
我们就等着西疆失败的消息传回来,到时候,由不得你们不答应!”
正当两位使者趾高气扬之时,汴京城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背后插着朱漆金字“800里加急”旗的报信兵,纵马如飞,径直横穿朱雀大街!
沿途百姓纷纷避让,却见那骑手满脸血污、战袍染尘,却挥舞着一卷黄绸高声嘶吼:
“西疆大捷!秦凤军、永兴路和延州路三路联军8万在秦州城外大破西夏二十万大军,歼敌6万,俘虏8万。
阵斩西夏监军司指挥使三人,敌酋李凉祚重伤溃逃——!”
这声呐喊如惊雷炸响,汴京城瞬间沸腾!沿街商铺的掌柜抛下算盘,茶肆酒肆的食客摔了碗筷,无数人涌上街头,跟着报信兵的马蹄狂奔。
孩童们举着糖葫芦又蹦又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