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混乱的局势(1/2)
第488章混乱的局势
就算帝辛现在暴毙,也是救不了大商了,反而会加速大商的灭亡。
怎么说呢,帝辛现在暴毙,反而是件坏事,很容易被人扣上触怒上天,这才得天谴而死的帽子。
要是这流言传开,那无论真假,都意味着大商天命已失,被推翻是注定的事。
“闻仲啊!”
这个时候,敖丙只能感慨闻仲不靠谱了。
他早不闭关,晚不闭关,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闭关,以至于未能及时劝阻帝辛,这才导致了眼下这种局面。
当然,这也不怪闻仲。他之所以闭关,也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
人道反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帝辛一人,而是大商所有君臣。只是帝辛承受最大的火力罢了,但这不是说,其余人就没影响了。
闻仲就是如此,因为大商国运的暴涨,使得他出现了修为突破的征兆。
本来,他是没打算立即就闭关的,准备先压制一段时间,之后等时机成熟了,再去突破也不迟。
可他想的是挺好,但现实不允许。随着人道反噬的加重,闻仲也渐渐受到了影响。
先是心神不宁,继而无法集中注意力,最后眼前更是出现种种幻象,让他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这种情况下,他是不闭关都不行了。闭关突破,还能压制住越来越强的人道反噬之力。
不闭关的话,就他那种状态,别说盯着帝辛了,怕是连自己都顾不住了。因此,哪怕闻仲再不愿,也不得不强行闭关。
而他这一闭关,就是数万年,至今仍没有出关。显然,这是被人道反噬之力给绊住了,怕他出来坏事,所以让他迟迟无法出关。
想要做到这一点,简单的很,只需稍微助一把力,让他陷入最深层次的悟道之中。
那以闻仲的境界而言,一次闭关过去十几万年、上百万年,完全算不得什么,在洪荒非常的常见。
“都是麻烦!”
叹了口气,敖丙看向周国,他想要知道周国的情况。因为按照原有的历史,取代大商的正是周国。
所以,只要了解了周国的形势,就知大劫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西伯侯死了,伯邑考也死了,姬旦也返回了周国,西伯侯二子姬发继位,如今正在积蓄力量,随时准备造反……”
“无语!”
看清周国的情况后,敖丙的心情再次变得复杂起来。他先前把西伯侯与姬旦叫来朝歌,让他们帮忙治理国家,以壮大大商的实力。
同时,还留伯邑考与姬发在周国,让他们两人相斗,以削弱周国的国力。这计划很好,但奈何,帝辛仍旧不配合。
本来都已经说好了,西伯侯有大功于大商,加上自己就在朝歌,无需再派质子赶来朝歌。
可西伯侯多精明啊,其余诸侯都派质子,唯独他不派,加上质子制度又是他一力促成的。他真要这么搞,很容易成为其余诸侯集火的对象。
所以,他极力拒绝帝辛的恩典,执意让长子伯邑考入朝歌为质。
若是敖丙还在,肯定不会允许西伯侯的请求,可问题是他不在。
因此,帝辛见西伯侯如此执着,便不好拒绝他的请求,允许他长子前来朝歌求学。
是的,求学。
所有诸侯入朝歌为质,都是打着求学的名义。不然呢,直接说是去当质子的,那也太难听了吧。
伯邑考入朝歌为质后,没什么好说的。关键在于,他死了,死在帝辛御驾亲征的途中,与其余质子一同战死了。
只是这样,已经很刺激了。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刺激了。晚年丧子的西伯侯,听闻此事后,没能经受住这个噩耗,在留下后天八卦后,也跟着病逝了。
这时,姬旦提出,要护送父兄的灵柩返回周国安葬,帝辛还能如何,只能同意。
害死了人家父子,再不允许人家落叶归根,那就是在摆明的逼周国造反。
嗯,在此之前,还有一件插曲发生,那就是姬旦辛苦为大商制定的商礼,被帝辛给否了。
他否决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商礼不符合他的需求。姬旦制定的商礼,其核心是尊卑有别。
即贵族永远是贵族,奴隶永远是奴隶,野人永远是野人。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这非常的好,完美契合了所有诸侯贵族的需求,正是他们渴望看到的。
可以预见,只要将这套商礼颁布出去,那大商立即就能获得天下诸侯的簇拥,帝辛的个人威望,也将因此更上一层楼。
但是,这套商礼只符合了诸侯贵族的需求,却没有符合帝辛的需求。
他要的是集权,可这商礼却是在支持分封制,完全与他对着来,他能同意才怪。
所以当姬旦自信满满的将这套商礼交上去后,本以为会得到重赏的他,迎来的却是帝辛驳回的命令。
抛开个人成见,姬旦制定的商礼,就当前这个时代而言,确实是划时代的产物,能极大的推进文明向前发展,还能巩固大商的统治。
由此不难看出,姬旦确实尽到了为人臣子的本份。
但奈何,帝辛的眼光太超前了,他要跳过过渡阶段,直接结束分封制度,进入中央集权制。
抱着这样的想法的他,如何会看上姬旦制定的商礼。是故,这商礼就是再好,也要否掉,太不符合他的需求了。
帝辛有此想法,只能说明,他已经彻底迷失自我,完全被人道反噬之力所支配了。
不然,以他的智慧岂会看不出,他这么搞等于是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罢了,一切都是命,我已经尽力了。接下来杀劫该如何发展,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