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每个村子都有公路(2/2)
他们经常会到农场来看看。他们都是和安县本乡本土出来的干部。
和安县的经济不算发达,东风镇的经济就很落后。
如果不是有一条铁路从东风镇路过,东风镇就是妥妥的一个大山沟子里面的小农村。会和其他大山里面的乡村一样的穷。
焖大碴子干饭,再放点饭豆粒,能管够吃,就是幸福的感觉了。
东风镇大地大队,和位于车站南面的新立大队,现在改名叫新立村了。
这次主动要求农场转包她们的土地的两个村子,陈岭子村和大杨树村就是穷的可以。
其他的沙岗子村、尖山嘴儿村、松树村、北山村等等,那都穷的不要不要的。
说是没有裤子穿,光腚下地干活那绝对不是真的,但是好裤子不可能有是真的。
那些村子基本就是在大山沟子里面。没有铁路、没有公路。
乡下的小土路,晴天踩上去,尘土飞扬,下雨天就和烂泥塘子一个样儿。
大地大队这样的村子,秋天的时候跑山,采榛子、揪栗蓬锅子,弄点核桃和松子,还能卖几个钱。
大山沟子里面的那些村子,漫山遍野的榛子、核桃、蘑菇什么的。没有人愿意上山采,就那样的烂在树上和地里面了。
没有路,不通车,没有人进山去收购那些东西,就连江长征以前在供销社当采购员的时候,都不会进山去收购那些东西。
这次农场转包了陈岭子村和大杨树村的土地,要给他们修建公路了,东风镇的干部们是最高兴的。
每一个村子都能通公路,是才有的说法,真正去实施的大概还没有,因为没有钱。
赵学奎和于永江很希望农场的规模再扩大一些,能让那些大山里面的村子都通上公路才好呢!有的村子,连电都没有呢。
县里来的公路交通运输部门的同志们,对于农场主动出资修建乡村公路的事情,也是很赞同的。
主要是他们不掏钱,还能挣钱。
公路工程公司,自从修建完县城到东风镇和水源地保护公司的公路以后,再也没有接到过什么大活儿。都快要黄了个基德滴。
一修桥、二铺路、实在不行搞建筑。
公路交通运输部门的同志们,在接到迟延军和小老王要到东风镇进行现场办公的通知以后,都笑了个他老姨的。